本文转自:人民网宝盈国际
人民网记者 林晓丽
“未成年人犯罪应如何惩治?”“面对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怎么办?”“如何及时发现藏在‘角落’的校园欺凌?”在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十楼会议室里,直击要点的问题被一个个提出,应询人直面问题不避谈、逐一回应。
近日,福建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开展专题询问。现场一个半小时的时长里,有7位询问人和1位网友相继提问,来自福建省检察院、省法院、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卫健委等六家单位的负责人到场应询。
专题询问会现场。人民网 陈永整摄
记者观察到,相较于以往,此次询问会上大多数问题由多个部门联合回应,可见涉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复杂性,也让公众对福建如何做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问“犯罪惩治”:决不因为是未成年人就片面强调从宽
“这些年,未成年人犯罪尤其是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宝盈国际,引发社会关注。2024年最高检依法核准追诉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34人,其中也有福建省的案件。”在询问会开场不久,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丁文清就一针见血地发问,“应该如何完善和提升未成年人犯罪防治和治理?”
“这个问题很重要,社会上也比较关注。”直面问题,福建省检察院检察长侯建军首先剖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新趋势: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未成年人犯罪却呈“反向增长”的态势;犯罪类型较为集中,集中在盗窃、诈骗、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几类犯罪;不满16周岁的低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值得关注,甚至出现个别低龄恶性犯罪案件。
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需要在“保护”和“惩治”两个词之间寻求“平衡点”。除了公众所熟知的干预矫正和源头预防以外,侯建军也提到了一点——坚持惩治也是挽救,加大犯罪惩处力度。
“我们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一方面对未成年人犯罪,特别是主观恶性深、社会危害大的严重犯罪,依法惩治追诉,决不因为是未成年人就片面强调从宽、该追究不追究;另一方面对未成年人轻微犯罪和主观恶性较小的初犯、偶犯,区别不同情况决定不捕、不诉或者附条件不起诉,依法从宽给予出路。”侯建军回应,这些做法同时避免“一放了之”,加强跟踪帮教,最大限度进行教育挽救、防止再犯。
问“教育矫治”:帮助部分未成年罪犯“无痕”回归社会
“目前福建省已建成9所专门学校,但从调研情况看,还存在专门学校数量和学位数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课程设置适应性还不够等问题。对此教育部门怎么完善?”
“怎么在未成年人刑罚执行工作中落实未成年人保护特殊制度?”
……
此次询问人一共提出了九个问题宝盈国际,其中至少三个问题都涉及到了未成年人教育矫治。
这一问题的应询部门涉及到了福建省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教育厅等多个部门,相关负责人在现场谈难点、谈措施,也谈规划。记者从上述负责人的应询中,捕捉到一个关键词——重返。
比如,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陈洪尧说,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专门学校针对学生特点“一生一策”制定教育转化方案,加强法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开设以义务教育为主、符合专门学校学生特点的各科课程,特色化开展文体活动、劳动实践等。
福建省司法厅厅长林玫瑰提到,该部门联合省人社部门、职业院校及企业,为未成年罪犯量身定制园林艺术、美容美妆等培训方案,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更好融入社会。
对于部分未成年罪犯而言,“无痕”重返社会是教育矫治的“最后一公里”。我国刑事诉讼法对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设立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其目的在于消除未成年人因为犯罪记录而产生的“标签效应”,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这项制度在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导致涉案未成年人因犯罪记录泄露,从而影响升学、出境、就业等。”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张天明向公安部门发问,“怎么更好地落实?”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福建省公安厅分管日常工作的副厅长王锡章提到“无犯罪记录证明”的开具。“我们将对接相关单位建立‘全省犯罪记录专题库’,及时标识封存;明确基层公安机关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的查询路径,避免多头查询、标准不一;同时,对犯罪记录封存的未成年人,依法规范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文书。”王锡章表示。
问“校园欺凌”:坚决做到“零容忍”
去年,福州有学校试点在厕所安装防欺凌报警器,获得不少赞誉,也反映出公众对于校园欺凌藏于“隐秘的角落”的忧心。
此次专题询问会上,一位网友代表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怎么样才能让更多发生在隐蔽角落的校园欺凌早点被发现、早点被处理?”
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陈洪尧坦诚地回应,教育部门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良心工程”“护苗工程”,全力抓紧抓好,对学生欺凌行为做到“零容忍”。
“我们已要求各地各校要畅通举报和求助渠道,设立学生欺凌举报和咨询平台,加强人员巡查,深入到班级、宿舍、公共厕所或其他学生集中活动场所,对监控死角设立盲区标识,重点排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置。”陈洪尧提到了教育部门在应对校园欺凌中一个具体的办法。
对于未成年人的侵害不止于校园欺凌,早发现才能早防范、早阻断,也正因此,近些年来,强制报告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和强调。
福建省人大代表卢灵就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并且现场向教育部门和卫健部门提问:“实践中仍然还有一些应报未报的情况,在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中如何推动强制报告进一步落实?”
“我们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接到学校事故报告后,按规定逐级上报,每级上报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小时,同时按相关规定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陈洪尧回应道。
福建省卫健委主任杨闽红则表示,卫健部门将加强督导检查,将强制报告制度落实情况作为依法执业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对不报告、迟报、漏报、瞒报的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宝盈国际,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启恒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